越来越多人享有幸福安康十年间这样的故事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断上演
时间:2023-12-06 07:45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110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携手,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打造“减贫之路”“增长之路”,让越来越多人享有幸福安康。

  电话一个接一个,订单纷至沓来,对卢旺达青年列奥来说,这又是忙碌的一天。曾经生活拮据的列奥如今已是成功的商人,令他发生巨大变化的,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中国菌草技术。

  卢旺达蘑菇经销商 列奥尼达斯?穆施米伊玛纳:中国专家与我们国家合作,为妇女及青年提供工作机会。他们问我,你真的决定从事菌草业吗?我说当然了,我想通过菌草为卢旺达脱贫做出贡献。

  中国援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负责人 陈晓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这个技术实实在在教给他们,让他们把这个产业做起来。肯定是希望自己的朋友可以越过越好。

  如今,中国菌草技术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给当地创造了数十万个绿色就业机会。像这样的减贫故事,十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断上演。

  恩达?伊克基来自布隆迪,曾经家境贫寒的他在中国农业专家组培养下,成长为杂交水稻示范村致富带头人,和专家组一道带领村民全体脱贫。如今,他有了更广阔的事业,正在帮助更多人走上增收之路。

  布隆迪国家合作经济发展署署长 恩达?伊克基:中国专家改变了我的命运和我们国家的面貌。试验田的水稻产量从每公顷4吨增加到11.5吨。与中国专家一起工作,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的一切内容。

  从非洲大陆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乡村打井工程,到东亚的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南太的菌草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中国携手共建国家的一个个减贫合作项目,犹如一颗颗耀眼的珍珠,在“一带一路”上熠熠生辉。在消除贫困、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一直在携手探索。

  十年来,中国与相关国家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引导企业通过开展高水平产业合作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岗位,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十年来,中国为共建国家培养了数万名卫生管理、公共卫生、医疗科研等专业人才,提高当地医疗水平。中国医疗队奔赴62个国家,救助当地患者近2000万人。

  十年来,中国向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了2000多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推广示范1500多项农业技术,帮助亚洲、非洲、南太平洋、拉美和加勒比等地区推进乡村减贫。

  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相关投资有望使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这是将心比心的携手共进。中国人民和共建国家人民相互扶持,在共同的事业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塞内加尔卢加区耐德村村长 马利克?阿尔提尼:这个井打好之后,我们再也没有遇到过水的问题了,非常感谢中国人。

  山东职业学院老挝留学生 赛塔:很多老挝人都和我一样想过来学习,把相关知识带回老挝,加强跟中国的合作。

  今天,传承“丝路精神”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更多国家、更多百姓的梦想凝结为共同愿望,带来的是增加的收入,改善的生活,和值得期待的明天。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明确指出“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当地时间3日下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举办的“冰川记忆:见证气候危机”主题边会上,与会代表与嘉宾呼吁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并立即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保护全球冰川。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老工业基地吉林市在振兴发展的路上并不服“老”。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市积极扬长补短,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营商环境,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等转化为发展优势,主动迎接东北全面振兴新的重大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今年前三季度,吉林市GDP同比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3%,位列全省第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2021年,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使用功能性超声读取大脑活动的方法,这是一种侵入性小得多的技术。

  相比已经在材料科学领域应用的X射线三维表征技术,透射电镜三维取向重构技术将空间分辨率从微米级提高到纳米级。

  近日,上海重磅发布生物医药产业三大行动方案,推动合成生物、基因治疗、医疗机器人三大前沿赛道发展,找好动力源、下好先手棋、释放新动能、培育“核爆点”。

  去年,艾超带领团队在玉米茎木质部伤流液内发现了具有固氮能力且高度保守的核心细菌微生物组,增进了人们对玉米和微生物相互关系的理解。

  设立于1994年的杰青项目重点支持基础研究优秀人才,五年内给予稳定的经费资助,在科技界广受好评。

  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闭幕。”“链博会为国际工商界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交流合作搭建全新开放平台,是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国际人士普遍认为,首届链博会具有开创意义,传递出中国将更深层次参与构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信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2023年5G工厂名录》,遴选产生了300家已建成的5G工厂,覆盖24个国民经济大类。

  碳材料家族又添两位新成员:通过对两种分子实施“麻醉”和“手术”,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许维教授团队首次成功合成分别由10个或14个碳原子组成的环型纯碳分子材料。

  讨论中国如何发挥循环经济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方面的协同增效作用,并向世界展示循环经济助力降碳的中国实践。

  这项基于中国子午工程拓展的“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将实现对地球空间天气的实时监测和预报,推动人类社会解开更多空间奥秘。

  在十一大学科领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18个新兴前沿中,中国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排名第一的前沿数为31个,约占1/4。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浪潮中,中国企业正在全力加码前瞻性布局,储备大量核心技术,助力推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必答题,惠普与20多万家中小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中国市场是惠普打造全球供应链的关键一环。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本文相关评论
栏目导航
相关搜索
最新标签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