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融入”原则,主动依托社区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走在前、当标杆、作表率。同时发挥居民自治作用,让居民、物业、商户等多方力量联合在一起,多方位开展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带动全民一起奏响垃圾分类“共治曲”。
街道各村也通过“平心•客堂间”这一基层阵地堡垒,深入开展各项宣传活动。各村两委班子成员、条线干部全员下沉,利用客堂间将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予以广泛宣传,让大家在耳濡目染的气氛中了解垃圾分类、参与垃圾分类。
“这个桶站的其它垃圾里混有可回收物,可以在居民投放时指导得更精准一些。”“桶站位置指示牌是否能放到更加显眼的位置?”这是街道执法队员日常巡查垃圾分类工作的一幕。
为实行全要素监管,夏阳街道建立督查检查日通报制度,针对辖区商户及小区内垃圾桶站开展专项检查,通过“督查-反馈-复查”的闭环模式,推动街面、社区垃圾分类工作逐步规范。
为帮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正确投放率,各村居积极组织党员、居民志愿者带头开展桶站值守,持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
看桶、守桶、护桶,志愿者们化身一位位“垃圾分类达人”,引导居民根据不同类别的垃圾投放至相应垃圾桶内,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街道将垃圾分类宣传与村居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多线并进全面覆盖,通过打造立体式宣传矩阵,让垃圾分类走入千家万户。
在新青浦社区开展的“垃”你一起、见“圾”行事——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实践活动中,采用任务打卡+互动体验的形式,将知识答题、互动体验、游戏闯关有效结合。在分类知多少、分类大乐“投”等游戏点位前,大家沉浸其中,工作人员及时解答孩子们的疑惑。“不但有趣,还能更好地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点赞!” 小朋友们纷纷表示。
为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度与认同感,连日来,各村居开展多场垃圾分类科普讲堂活动,营造广大居民共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社会氛围。
讲座上,工作人员就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分类原则和方法展开讲解,指导居民正确进行分类,帮助大家更好掌握垃圾分类的技巧。
此外,街道运用“线上宣传+线下引导”,科学普及相关垃圾分类知识,弘扬分类“新潮流”,进一步增强群众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形成全民参与良好氛围。
延长投放时间、设置全天候投放点位……青松社区通过网格化走访摸排,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后,在小区内实行“个性化”投放方案,确保辖区居民有充分时间进行垃圾分类及规范投放,让垃圾分类逐渐转变为居民生活“必备技能”。
不仅如此,青松社区还安排志愿者在非垃圾投放时间段进行点位值守和宣传引导,居委工作人员按网格划分片区进行小区点位巡查,发现问题通过日联群沟通,发现小包垃圾及时处置清理。
日前,一场《垃圾王国历险记》情景剧在宜达社区上演,绘声绘色地演绎了小朋友“大宝”陷入被“垃圾军团”包围进攻的危险境地,最后通过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垃圾军团”不攻自破的故事。让小朋友与家长们通过听、看、做等沉浸式体验,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更自觉地践行垃圾分类。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