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11月3日5日中心城区各区将开展两轮区域核酸检测
时间:2022-11-03 07:1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119

  11月2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133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

  ▲11月2日,重庆市新闻发布中心,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133场)现场。见习记者 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

  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通报称,11月2日0-12时,重庆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江北区、沙坪坝区各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沙坪坝区、大足区各1例)。目前,我市现有感染者均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集中隔离治疗和隔离医学观察,情况稳定。

  李畔说,一周以来,全国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已连续3天每日新增感染者总数超过2500例,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我市面临的防输入、防扩散压力巨大。

  截至目前,“10·23”永川疫情连续3日无社会面新增,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1·01”沙坪坝疫情已报告10例感染者(其中沙坪坝区8例、江北区1例、大足区1例),存在较为广泛的社会面活动轨迹,涉及中心城区多个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表示,目前,市疾控中心已完成“11·01”沙坪坝疫情首例感染者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其感染的病毒系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进化分支)。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速度更快、隐匿性更强。疫情发生后,多轮次的核酸检测,能够尽早发现感染者、控制隐匿传播风险,是有效应对处置疫情的关键措施。”李畔说,鉴于“11·01”沙坪坝疫情感染者管控前活动范围广泛、活动轨迹复杂,涉及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餐馆等多处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公共场所,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中心城区各区将在11月3日、5日分别开展一轮区域核酸检测。

  为了更好兼顾医疗资源调度和核酸采样效率,各区将在3日、5日的集中采样时间,设置更多的采样点和采样工作人员,请有条件的市民尽量在集中采样时间参加采样。

  4日0时、6日0时前没有参加当轮采样市民的渝康码将会弹窗,请尽快完成补充采样,完成后弹窗即消除。具体事项请以各区发布的通告为准。这两轮核酸筛查完成后,将视情况综合研判下一步核酸检测的安排。

  ▲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可欣介绍相关情况。见习记者 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

  新闻发布会上,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可欣通报称,10月31日,该区发现1单管核酸检测初筛阳性,11月1日经双采双检复核和专家会诊为阳性,并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为该区首例病例,病例已转至市公卫中心治疗。

  截至11月2日12时,沙坪坝区共新增感染者8例,均已转运至市公卫中心进行治疗,相关流调工作完成后,将及时向社会发布在渝活动轨迹。

  黄可欣介绍,首例病例发生后,该区连夜开展“三公”流调、排查管控、转运隔离、核酸检测等工作。

  截至目前,共排查沙坪坝区密接205人,次密接429人,均已隔离管控到位;涉区外的密接50人、次密接97人,均第一时间发出协查函并确认接收,落实管控措施。

  建立流调找人与快速转运无缝联动机制,做到应转尽转、应隔尽隔。对转运隔离加强风险防控,确保转运过程安全和隔离点安全。

  同时,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相关规定,综合市疾控专家意见,按照科学精准、点状管理的原则,将阳性病例所涉场所、居住楼栋及底层商铺划定为中风险区和临时管控区,后面将根据专家评估对风险区域和临时管控区域实施动态调整。

  黄可欣说,首发病例工作的主要活动轨迹在三峡商圈内,针对商圈日常人流量较大,周边住户较多的情况,该区在10月31日晚上连夜对三峡商圈及周边区域进行了核酸检测。根据疫情形势及疾控专家意见,11月1日对全区22个镇街启动扩面核酸检测,有序组织居民错峰采样,做到不漏一人实现全覆盖,快检快送快出。从今天到11月4日,该区将对22个镇街再实行扩面核酸筛查。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沙坪坝区集结力量保物资供应,组织80余家物资保供单位,保障大型超市正常营业,同时加大生活物资库存量,加强市场物资供应调度,发挥好线上线下平台作用,机关干部和红岩志愿者等作为物资配送员,打通物资保供“最后一百米”,确保居民生活物资需求。在保障群众就医方面,确保急重症患者救治有保障、慢性疾病患者用药有供应、一般患者就医有渠道。目前全区物资供应充足、社会大局平稳。

  下一步,该区将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集中全部力量,抓好扩面核酸筛查、流调排查和转运隔离,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各项工作,守好守牢“两站一园”、高速路口、社区关口,严格落实首站首问,进一步织密织牢疫情防控防线。根据疫情形势和专家评估结果,精准动态调整临时管控区域和风险区域,有序恢复群众正常生活秩序。

  新闻发布会上,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可欣介绍了目前三峡广场商圈的疫情处置相关情况。

  黄可欣说,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今年以来,沙坪坝严格落实商圈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在三峡广场商圈发现首例感染者后,该区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机制,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相关规定,综合市、区疾控专家意见,11月1日,对三峡广场商圈以及病例活动涉及场所实施临时管控。

  对三峡广场商圈严格落实“人不出区,错峰取物”,连续4天开展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未出前,群众原则上居家,目前物资供应保障充足。

  三峡广场及周边区域部分学校暂停线下教学,轨道和公共交通部分站点暂停运营。

  黄可欣说,后续将根据疫情发展状况和专家评估意见,及时精准调整管控措施,尽快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和交通秩序。她呼吁10月27日以来有三峡广场商圈旅居史的人员,主动完成报备,落实健康管理措施。同时,认真对照自查,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的人员,请立即向所在社区、单位主动报备,配合完成核酸检测和健康管理措施。如果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请立即到附近发热门诊就诊,全程佩戴口罩,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向就诊医疗机构如实报告旅居史和接触史。

  从事快递外卖、酒店商超和超市等服务人员在疫情防控方面有什么要求?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罗飞说,从事快递外卖、酒店商超和超市等服务人员其实都属于第九版《防控方案》里定义的风险职业人员中的一类。

  风险职业人员因为其职业的特殊性,有的处于高风险工作环境,有的从业环境人员密度大,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这类人员被感染的风险较高,而且一旦被感染,疫情扩散的风险高。

  “我市曾经出现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因为没有遵守防疫规定,在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前与他人聚餐,导致出现聚集性疫情,也有商场的服务人员在工作期间没有规范佩戴口罩,导致同事、顾客被感染的案例。”罗飞说,我市对风险职业人员有以下管理措施:

  首先对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如跨境交通工具司乘、保洁、维修等人员,口岸进口物品搬运人员,进口冷链食品首站、首仓高风险岗位人员,海关、边检一线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重点邮政快递人员等每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

  其次是对从业环境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如邮政快递人员、外卖等配送人员、餐饮住宿服务、装修装卸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商场超市和农贸(集贸)市场工作人员等)、口岸管理服务人员、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直接接触的从业人员以及普通医疗机构除发热门诊以外的其他科室工作人员等每2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如果辖区内出现1例及以上本土疫情后,根据疫情扩散风险或当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开展相应频次的核酸检测。

  罗飞强调,对于风险职业人员,请务必按要求做好核酸检测、规范佩戴口罩、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减少聚集性活动等防疫规定。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关于抓好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意见落实的通知(全文)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本文相关评论
栏目导航
相关搜索
最新标签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