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历十年丨开放农业“闯”出乡村振兴新路
时间:2022-10-29 08:5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60

  这是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的十年;这是传统农业向都市开放农业转型的十年。

  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青白江的农业资源禀赋并不突出。但近年来,青白江却收获了一系列农业方面的荣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国家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等多个农业方面的国家级名片;同时,还成功举办了成都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论坛、中国—中东欧农业国际合作大会等诸多大型农业发展活动。

  依托得天独厚的枢纽优势,青白江探索出了一条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乡一体化发展、彰显对外开放农业特色的发展路径。

  四川的特色农产品很多,无奈受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影响,始终规模不大,更难以走到广阔的市场上去。

  后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这些农产品开始走向国内市场,但国外市场依然很难。“因为走空运的成本高,走海运的时间长,而且再好的冷链技术也难以支撑农产品的长时间运输。”港管委相关负责人说。

  直到2013年,青白江开通了蓉欧快铁(现中欧班列),成都到欧洲的货运时间从海运的40天,一下子缩短到了10-12天,解决了很多农产品运输保鲜的问题。随着班列发车越来越密集,夹江茶叶、温江花木、蒲江猕猴桃、安岳柠檬、攀枝花蔬菜、青白江食用菌等越来越多的农产品选择搭乘中欧班列远销海外。

  为了更好地推动内陆农产品通过中欧班列源源不断地发往欧洲市场,我区充分发挥成都国际铁路港口岸优势,成功申请了进境肉类指定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落地,并积极申请水果、种苗等进境指定口岸,一个外向型农业产业集聚的磁场正在形成。

  2021年11月,我区发起成立四川农产品出口联盟,覆盖全省21个市(州)、200余家市场主体,探索出了“出口贸易在港区、生产基地在市州”区域联动发展模式,更好地聚拢了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更多农产品“买四川、卖全球”。同时定期举办专业培训和经验分享会,赋能四川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因干货太多,被业界称为四川农产品闯世界的“强训班”。

  据统计,去年,通过中欧班列出口农副产品352柜,货值2268万美元,货量5433吨;进口农副产品34985柜,货值33246万美元,货量845009吨。

  2020年,我区高起点编制了《青白江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总体规划(2020—2025)》。今年,又编制了《成都市青白江区“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初步构建起“一心一园四片+N基地”的农业空间发展格局,带动和引领成都、四川乃至西部地区农业开放发展。

  上周,成都国际铁路港又收获了一张国家级名片——入选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冷链物流,对于农产品进出口而言非常关键。入选“国家队”无疑是对开放农业发展的加持。

  玉湖冷链成都公司总经理李江涛称,通达全球的国际班列,不仅能将食材安全有序运往全球各地,还能聚合开放农业的上下游企业,为冷链物流园区、冷链贸易和冷链城市配送等板块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我们希望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优势,为青白江开放农业建圈强链赋能,共建冷链生态圈。”

  在今年刚投产的盒马西南供应链中心(简称“盒马”),工人们正忙着为各类蔬菜、水果、生鲜、熟食等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

  这个总投资10亿元、耗时3年建成的供应链中心最大特色是,将生鲜加工、中央厨房等功能与商品流转功能相结合,这样一体化的供应链中心效率将远远高于分布式作业。“我们的产能可辐射盒马中、西部9个城市的近100家门店!”在生产环节,盒马已签约550多个农业直采基地,其中有100多个“盒马村”。

  借助枢纽优势,依托玉湖、盒马强大的吸附力,成都国际铁路港已引进银犁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冷链物流中心、四川吉选柴门智慧中央厨房产业基地等国际农产品物流集散、冷链配送项目16个。其中,银犁、盒马等项目已形成效益,可实现年度贸易额达600亿元以上,一个充满活力的外向型农业产业集群已初具雏形。

  除了冷链物流,近年来,青白江还在统筹布局精品示范、精深加工、贸易服务、农旅融合等功能板块,全面构建起开放农业全产业链体系,并成功培育了成都丰科、益海嘉里、红旗油脂、克明面业、中储粮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十余家,形成粮油、水果、食品、食用菌四大产业精深加工集群。已有不少企业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进境粮食口岸和中欧班列,在开展粮食进出口贸易。

  成都丰科是世界最大的单体食用菌工厂,也是当今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化食用菌生产基地。整个生产车间采用智能化、无人化模式,规范而高效,日产白玉菇、蟹味菇达40吨,项目全部投产后每日产量将达100吨。

  目前,成都丰科正计划通过中欧班列将这些优质的菌菇出口至欧洲及东南亚。“一直以来,丰科出口依赖海运,受海运船期、运期的影响,菌菇到达欧美的时间超过30天,而通过中欧班列,只需要15天。”厂长李德成认为,依托中欧班列,未来丰科在欧洲的食用菌市场占有率将得到显著提升。

  离丰科一步之遥的成都益海嘉里生产基地早已选择搭乘中欧班列出口海外。“特别是金龙鱼、武汉热干面和重庆小面上市后,深受消费者欢迎,海外订单更多了!”该基地负责人说。

  智利车厘子因其脆爽清甜的口感,这些年颇受人们追捧,不过飘洋过海两万公里而来,价格自然不菲。但是很快,成都人就能吃到在青白江种植的智利车厘子了。

  在位于福洪镇我的田园内的中智(四川)农业科技示范园(简称“中智示范园”),工人们正在种植车厘子树苗。去年种植的一大批车厘子树苗也在茁壮地成长,预计明年5月将结果。

  中智示范园是我区福洪镇新引进的省级国家级农业国际开放合作项目,总投资20亿元,重点发展智利车厘子等示范品种,引进高端精品水果种植与管理技术,合作建设智利红酒庄,打造乡村国家馆。该项目的发展规划与我区打造对外开放农业合作示范园区,进行国际国内农产品在地化展示的思路不谋而合。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际国内农产品在地化展示功能并不是让大家看稀奇,而是要成为引进研发国内外新品种、新装备的试验田和样板间。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中智示范园已引进了桑缇娜、娥丽丝等20余个新品种水果;茗果汇、杨氏果业等出口水果基地建设项目也纷至沓来……

  如今,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发展,福洪这个丘区纯农业乡镇实现了由传统农业种植,向特色水果示范,再到国际水果贸易的三级跳。这里的福洪杏、三元油桃等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全面成型,全镇水果种植规模达5万余亩,已初步构建起“示范在园区+基地在区外”的产业生产模式。

  一个战略支点,可以带来多大想象空间?青白江用实践证明,抢抓历史机遇,着眼国际视野,完善顶层设计,一个聚力打造内陆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高地的乡村振兴样本已经初具雏形。我区选择的这条以开放促振兴的农业发展道路,将铁轨上的丝绸之路开成了内陆乡村的振兴之路,不仅推动了本地农业的发展,更服务了全四川,甚至整个西南地区,携手大家一起走上了共同富裕的振兴之路。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本文相关评论
栏目导航
相关搜索
最新标签

联系我们 -